一天到黑医生就喜欢吓人
不是死就是活的
吃点药,酒都还不让人喝
修仙哦!
网上还传有人专门做了实验,酒后吃头孢啥事都没有喃?专家?出来走两步?
喝点酒的事,看把你慌成什么样?! 兄弟情深的嘛!你不懂! 说真相怕你不愿意听。
❖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发生怎样的反应?
酒精进入体内后,首先在肝脏经过“乙醇脱氢酶”的作用氧化变成为“乙醛”,乙醛经过“乙醛脱氢酶”的作用氧化变成为“乙酸和乙醛酶A”,乙酸进一步代谢为二氧化碳和水排出体外。
酒精 ➸ 肝脏 ➸ 乙醇脱氢酶
➷
乙醛 ➸ 乙酸和乙醛酶A
➷
二氧化碳和水 ➸ 体外
那“头孢配酒,说走就走”,其实是出现“双硫仑样反应”。
由于大多数头孢的结构中含有“甲硫四氮唑”侧链,含有这个侧链的头孢会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,使乙醛产生后不能进一步氧化代谢,从而导致体内乙醛聚集,出现双硫仑样反应。
(头孢)甲硫四氮唑
抑制乙醛代谢
乙醛聚集
中毒(酒精)
双硫仑样反应
虽然以上的化学名称大多非专业的人是看不懂的。但原理是如此。
通俗就是说:不让人家酒精代谢,那就在它体内疯狂吧!
❖ 什么是双硫仑样反应?
双硫仑样反应,又称戒酒硫样反应,指双硫仑或含有甲硫四氮唑基团的药物抑制肝脏乙醛脱氢酶活性,阻碍酒精代谢,导致即使少量饮酒也可引起乙醛积蓄中毒的反应。
轻者出现软弱、眩晕、嗜睡、幻觉、全身潮红、头痛、恶心、呕吐、血压下降;
重者可有呼吸抑制、虚脱、惊厥、心功能失常等剧烈反应,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危及生命。
双硫仑样反应的本质是
药物引起的“酒量下降”,
即乙醛积蓄,
并不会产生网络上传说的“毒药”。
所以,能不能喝酒,都不要在身体抱恙时期逞能。
❖ 是不是所有头孢都能产生双硫仑样反应?
理论上来说,头孢中的头孢哌酮、头孢唑林、头孢拉啶、头孢美唑、头孢米诺、拉氧头孢、头孢甲肟、头孢孟多、头孢氨苄、头孢克洛等 ……
凡是之前说的带有 “甲硫四氮唑“ 侧链的药, 都会导致双硫样反应。
其中以头孢哌酮导致的双硫仑样反应的报告最多。
酒量下降了???
哥们儿我从来没有在江湖上输过!
不信你试试?
有的患者在使用头孢哌酮后吃了酒心巧克力、藿香正气水,甚至用了酒精处理皮肤也会发生双硫仑样反应。
不是兄弟不行
而是解酒的乙醛脱氢酶的能量被减弱了
虽然头孢噻肟、头孢他啶、头孢唑肟、头孢克肟等不含甲硫四氮唑基团,但是也有报道这些头孢会产生双硫仑样的反应。
对于老百姓来讲,那么多头孢咱也记不住。干脆就”吃了头孢不要喝酒。“
❖ 为什么每个人产生的双硫仑样反应不同呢?
首先是因为基因的不同,有的人喝了酒会红脸,有的人喝进医院了也不会。
喝酒脸红是因为心好!
呵!可拉倒吧!
其实喝酒会红脸的人恰恰说明了其对乙醇的代谢不好,酒精在体内被代谢成乙醛后,无法进一步分解或者进一步分解的速度变慢,导致乙醛大量堆积。
其次,基础疾病,年龄大小,饮酒时的情绪,身体的状态,饮酒过快……这些都可能导致“酒量下降”的条件!
双硫仑样反应与使用药物的多少、停药后的间隔时间和饮酒的量成正比,与饮酒种类关系并不明确。
❖ “吃了头孢”喝酒和“喝了酒”吃头孢有什么不同呢?
这不是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
先吃头孢:如果是吃了头孢喝酒,大概10小时就能被普通人排出体外,也有头孢在40小时以上。
正常成人在服用头孢后3-5天后饮酒理论上安全的。如果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代谢慢,建议吃药后7天后喝酒。
先喝酒:无论啤酒、红酒还是白酒,正常成年人在喝了酒2-3天后服用头孢是安全的。
安全起见, 吃了头孢,7天后可以喝酒! 要先喝了酒, 就3天后再吃头孢吧!
兄弟,要不还是好好掂量一下,身体重要还是兄弟情深重要?
❖ 如何避免头孢与酒的双硫仑样反应?
需要注意含有乙醇的药物和食物。
常见的含乙醇的药物有:藿香正气水、十滴水、碘酊、正骨水、人参蜂王浆、沙丁胺醇气雾剂等。
常见含乙醇的食品:醉蟹/醉虾、啤酒鸭、醪糟、酒酿丸子、酒心巧克力等。
俗话说,“吃药不喝酒,喝酒不吃药”。不止头孢,还有其他药物会与乙醇发生双硫仑样反应或加重胃肠道不适感等。
因此,为了您的健康和家人的幸福,建议用药期间不喝酒,用药前后避免喝酒。若您拿不准,建议到医院咨询医师或者药师。
图文编辑:杜佩聪 来源:药剂科 吴倩 郭眉